6個技巧大魚大肉健康吃,肥胖、脹氣、消化不良不上身
大魚大肉後肚子脹、消化不良怎麼辦?別讓聚餐後的負擔掃了興。教你 6 個健康吃的小技巧,避免胖幾公斤還能輕鬆解決腸胃不適。最後還有一個好用的小幫手,讓你即使大吃大喝也能自在無負擔,快來看看是什麼秘密武器吧!
大魚大肉常發生在節日聚餐、婚宴或朋友聚會中,尤其是尾牙或過年期間,總讓人無法控制食慾。你是不是常常在後悔,為什麼自己要吃那麼多東西?!這一頓飯吃下來,不僅熱量爆表,甚至讓體重在短時間內增加幾公斤。新聞報導,過年期間大家平均會增胖兩公斤。因此你並不孤單,變胖是正常的,但有預防的方法。
不過,肚子變大不一定全是因為脂肪,許多人實際上是因為脹氣或消化不良所造成的不適,導致腹部腫脹,甚至感到腹痛或食慾不振。這樣的狀況常讓人感到掃興,影響當下的心情與後續的活動。想要解決這些問題,有一些簡單的方式,可以讓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時,輕鬆保護腸胃健康,還有減少吃進多餘的熱量。
大魚大肉定義
「大魚大肉」是指高熱量、高脂肪、高蛋白質和高鹽分的飲食組合,這種情境最常發生在宴會或家庭聚餐。餐桌上滿滿的紅燒肉、油炸海鮮和甜品等令人垂涎三尺,但這些食物通常缺乏膳食纖維,容易導致消化變慢,加重腸胃負擔,加上食物產生氣體,累積在胃腸排不出去,就會變成難以忍受的脹氣。然而聚餐氛圍總是讓我們忽略已經吃進多少食物了,,常常會發生過量飲食的狀況。所以,營養專家建議,了解這類我們的飲食特性並學會適當取捨,是健康享受大餐的關鍵。
本篇除了要告訴你吃美食的健康小技巧,有效減少熱量攝取和水腫,還有一個隨身秘密武器帶在身上,當你感到消化不良和脹氣的時候就能立即派上用場。
大魚大肉後怎麼運動不會發胖?
在吃完罪惡的美食之後,大家最想知道的是「怎麼樣才不會變胖?」,先有一個觀念,不變胖的前提之下,必須要消耗掉多餘的熱量。好消息是,當我們一吃完這些食物,並不會立即變胖,若能在消化與吸收期間先做適當的運動,可以幫助身體加速代謝。一般來說,碳水化合物消化時間約 1~2 小時,脂肪與蛋白質則需 3~4 小時。因此,建議在進食後 1 小時再進行輕量有氧運動,如散步、瑜伽或簡單的拉伸,能促進腸胃蠕動,避免胃脹氣讓肚子看起來變大。
延伸閱讀:有胃脹氣不一定要吃藥,試試「這個」幫助消化舒緩不適
6 個技巧大魚大肉健康吃
技巧 1. 避開易脹氣食物
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還是得減少攝取,例如豆類、碳酸飲料、生菜沙拉及高油炸食物。這些食物會增加腸胃內氣體產生,導致腹脹感。菜色百百種,盡量挑選熟透的蔬菜或蒸煮料理,既能降低腸胃負擔,又能補充膳食纖維,幫助消化。
技巧 2. 少量高油食物
油炸或高脂肪的料理真的很好吃,要你完全不吃真的太殘忍了。首先,可以採取優先進食清淡蔬菜與湯品。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的消化時間,每道菜只吃一兩口即可,能滿足口腹之欲,又不會過量負擔。
技巧 3. 慢慢吃
吃越慢,熱量攝取越少。當你增加咀嚼次數會刺激身體釋放更多有助於飽足的激素,大腦會告訴你「我吃飽囉!」,避免吃太飽造成熱量破表。同時促進唾液分泌,幫助腸胃消化,預防胃脹氣與飲食後的產生的疲倦。
技巧 4. 菜夾最上面的吃
這個技巧也適合用在平時吃自助餐的時候,盡量夾取菜盤面最上層的部分,因為醬料大多會集中在底部,容易增加額外熱量與鹽分攝取。世界健身部落格還提供一個小撇步可以自動減少食物攝取,當你在吃飯同時握拳 30 秒,可以分散注意力、降低食慾,原理和看手機有點像,但是與他人一起吃飯的時候,猛看手機較不禮貌,握拳方法大家可以嘗試看看。
技巧 5. 不額外沾醬
多數醬料如沙茶醬、甜辣醬或奶油醬熱量驚人,常常是隱藏的卡路里炸彈之外,也很容易造成水腫。營養師提供常見的醬料熱量表,大家可以看看愛的醬料會不會使你變胖。天后蔡依林就曾用食物過水方法來減重,可見清淡飲食對減重幫助多大!
技巧 6. 挑選幫助消化的飲品
市面上有很多酵素或益生菌的保健食品,有益於腸胃消化與調節,得先搞清楚兩者的差異在哪裡。針對「幫助消化」要選擇鳳梨酵素,尤其是吃牛排、燒肉或滿滿肉類的火鍋,通常吃完肚子會感覺很撐,還會一直打飽嗝,主要原因是蛋白質消化時間需要比較久,而有些人本身腸胃蠕動較差,像是久坐上班族、孕婦、壓力大的人和年紀較長者,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。這時候,吃一些鳳梨酵素可以減緩肚子不舒服。推薦大家隨身攜帶幫助消化的秘密武器「720 鳳梨酵素飲」,液體型態好吸收,小小的包裝能輕易放進包包,直接喝、加入開水或是飲料味道都很好,邊享用美食邊喝酵素,消化順暢讓用餐更愉快。
延伸閱讀:酵素與益生菌差在哪裡?搞清楚再吃,正確解決胃腸道問題
還有一個更方便有效避免吃太多的方法,全台寶雅架上現在有販售「旺me 蘇打」,來自台南金鑽鳳梨的鳳梨酵素與台灣雪山山脈的純淨水,這款氣泡水可以替代高熱量飲料,增加飽足感,裡頭鳳梨酵素還能同時促進消化,要出去聚餐前,不妨帶一瓶出門安心享用大魚大肉吧!
【溫馨小提醒】
- 酵素是輔助品,均衡飲食才是健康的根本。
- 雖然有許多研究顯示鳳梨酵素具有潛在的健康益處,但它並不能替代藥物治療。
-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,對鳳梨酵素的反應有差異。有疾病或特殊體質者,食用前,應諮詢醫師或營養師的意見。
- 胃食道逆流者建議飯後再食用。
- 孕婦、哺乳媽媽可以食用,若有疑慮可以先諮詢醫師後再食用。
- 曾對木瓜、鳳梨,及其相關製品過敏者,請勿食用。